返回首页 > 位置: 品名 > 怒江傈僳族品名 > 正文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日期:2025/10/27 6:00:21 浏览:

子去向明,确保经营户规范经营,种子追溯可查。

(2)种子市场检查工作。常态化推进怒江州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全州共出动316人次开展了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引种备案试验专项检查、制种基地专项检查、转基因专项检查等行业监管5项专项检查,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检查种子经营门店208店次,抽取样品419个;检查了4家种子企业9个玉米品种引种备案田间试验,形成并上报工作总结和抽查评价结果;秋季检查共抽查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二维码追溯720个;检查了玉米制种基地一个,面积520亩。按照评分标准对试验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工作。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种子违法行为,全面推进种业市场净化,全州共抽取样品419个,经水分测定、发芽率试验、净度分析三项指标检测达到标签标注值或种子质量国家标准规定质量指标的样品有411个,合格率为98,对入库待售质量指标检测不合格的种子批全部劝退,严防假劣种子流入市场,为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抓关键环节,切实加强种子试验、生产、经营各环节生物安全监管,抽取了122个种子、大田种植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抽取了5个大田样品送第三方分子检测,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未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防止非法转基因种子下地,严防转基因非法试验。

(4)种子管理行业业务培训工作。2024年举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暨种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训会议1期,参加人员共41人,进一步提升全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种子行业安全生产经营,强化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种子违法行为,规范农作物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切实保护品种权人、合法生产经营者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营造良好的种子市场环境。

3.土肥管理工作。

(1)科学施肥增效工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发放施肥建议卡、宣传培训、科技下乡、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增强科学施肥意识。全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92.56万亩,“三新”技术示范0.1万亩,玉米种肥同播8.2万亩;完成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5组,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40期,培训1695人次,组织现场观摩4场次,观摩300人次,共发放技术资料(含施肥建议卡)3404份,发布更新配方7个,宣传报道4条次。

(2)耕地质量提升工作。①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持续抓好全州1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工作,加强监测点地块田间管理,做好日常生产、施肥、产量等数据收集整理。各县市已完成监测点样品采集和送检化验,并在全国耕地质量数据管理系统陆续录入相关数据信息。②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加强耕地质量变化动态跟踪管理,为耕地保护、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完成全州4个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区域102个评价点的取土、土样化验及评价等基础性工作,完成分析化验714项次。③耕地质量提升。通过推广应用腐熟农家肥、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以及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全州完成有机肥(粪肥 商品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施用69.2万亩,种植绿肥3.27万亩,水肥一体化1.6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2.56万亩,技术覆盖率达90.43。

(3)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全力配合州土壤普查办,积极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已完成调查采样2540个,样品制备3012个,样品检测3089个,样品入库2729个;已完四县(市)表层样点、剖面样点的县级验收、内业检测县级验收。

(4)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通过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普查、科学施肥增效、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农家肥 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水肥一体化等行动及各种减量措施,积极开展田间试验、取土化验、制定科学的肥料配方(配方肥)等方式,全州化肥施用量进一步减少,农户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化肥施用量6402吨(预估数),较上年减少118吨(2023年施用量6520吨),减幅1.80。通过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全州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化肥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在稳定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达到化肥使用的效率提升,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肥料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肥料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要求,省级安排我州抽查4个肥料样品。经州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州县两级抽查送检化验,我州未发现不合格肥料产品。

(6)肥料市场监管工作。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定期不定期开展肥料市场检查,对全州79家肥料销售门店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主要检查肥料销售企业营业执照、肥料登记是否在有效期内;肥料产品是否标明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是否标明肥料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有效成分名称和含量、净种、生产日期及质量保证期;是否标明适用作物、适用区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产品名称和推荐适用作物、区域与登记批准是否一致。全年共出动开展肥料市场检查26期,共出动执法人员81人次,共检查肥料31批次,检查过程中未发现不合格产品。期间,结合耕种时令,肥料生产、销售检查、巡察工作。同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肥料监督抽查工作,目前正根据抽查情况陆续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7)肥料信息调度工作。由于肥料品种价格波动较大,对肥料生产、市场销售、农户备肥带来不利影响。为确保春耕秋播农业生产用肥安全,保证肥料产品质量,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加强与发改、工信、供销等部门系统配合,开展秋播期间化肥产品生产供应、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民使用情况调研摸底,重点监测生产企业、供销社系统、农资门店主要肥料产品销售价格,掌握肥料库存备货等情况,对本辖区肥料供应质量整体水平进行研判,争取第一时间掌握了解市场动态,保障肥料供应。2024年,全年共完成肥料生产调查汇总12期,肥料销售调查汇总12期,肥料门店价格变化12期,化肥减量增效项目调度4期。

4.经济作物生产。

(1)茶叶生产。一是开展茶叶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工作。据统计,2024年全州茶叶种植面积6.25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08万亩,与上年相比减少6.17;干毛茶产量0.07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13.93,农业产值0.7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7.61。主要分布在泸水市、福贡县和贡山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低产、低值、低效、科技创新不足、技术规范缺乏等问题。二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针对老姆登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低产、低值、科技创新不足、技术规范缺乏等问题,我中心牵头牵头制定了《DB53/T1265.1-2024老姆登茶第1部分:品种(系)》《DB53/T1265.2-2024老姆登茶第2部分:栽培管理》《DB53/T1265.3-2024老姆登茶第3部分:病虫草害防控》《DB53/T1265.4-2024老姆登茶第4部分:鲜叶采摘及初加工》《DB53/T1265.5-2024老姆登茶第5部分:包装、贮存与运输》《DB53/T1266-2024老姆登茶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T/YGIIA047-2024农产品地理标志老姆登茶第1部分:绿茶》《T/YGIIA054-2024老姆登紧压茶》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这些措施确保了从田间到茶杯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绿色、环保、优质、安全,显著提升了茶叶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三是品牌建设工作。借助老姆登茶区域公共品牌优势,连续2年成功将老姆登茶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茶叶品牌,有效推动老姆登茶品牌建设。四是圆满完成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示范课题验收工作和老姆登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奖补项目验收工作。项目通过验收,较好提升了怒江州茶品牌知名度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2)蔬菜统计工作。据统计,2024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16.29万亩,与上年相比减少0.51;产量12.31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0.03,农业产值4.494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0.84。

(3)水果统计工作。据统计,2024年全州水果种植面积11.04万亩,与上年相比减少1.74;产量4.08万吨,与上年相比增加3.33,农业产值1.7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0.46。

5.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1)“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工作。一是完成2023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工作。围绕受援单位技术需求,按照五方协议书、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绩效目标任务,完成2023年度“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科技人员7人,科技服务主要受援贫困村、合作社7个,其中派往泸水市3人,福贡县2人,兰坪县2人。以电话、微信、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线上线下累计完成服务156次,服务天数243天,与预期目标相比完成率115.71;开展技术培训15期,与预期目标相比完成率150;服务人次614人次,发放技术手册1060册;培养基层技术骨干1人,完成“三区”专项计划专题培训学习1期;建立示范基地2个,示范样板面积121亩,与预期目标相比完成率121,带动种植面积1261亩;参与企业共同研发怒舅山老姆登晒红茶、怒舅山老姆登碧螺春、怒舅山老姆登晒青绿茶、怒江红、石月红老姆登茶等5个产品,与预期目标相比完成率125;组织受援单位6人参加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老姆登村开展的“绿色食品牌打造科技支撑行动(茶叶)专项”“茶艺师技能培训”培训班学习,完成本土人才培养6个,取得培训证书6本,与预期目标相比完成率100;通过满意度调查统计,群众满意度85以上。经过派出单位、受援单位、受援单位所在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受援单位所在州(市)科技主管部门综合评价,7人通过年度考核。通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技能培训,为受援单位及周边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本土人才培养帮带等科技服务,实现以点带面科技服务受援单位及周边企业、合作社、农户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经费到位14万元,支出11.3492万元,结余2.6508万元,经费支出率81.07。二是积极开展2024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工作。到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村推广应用茶园追施有机肥、茶园耕锄、茶树修剪等技术,线上线下累计完成服务23天,开展科技服务8次,开展技术培训4期,服务群众134人,服务乡镇1个,服务村庄数1个,建立低产茶园改造、茶园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个,茶园面积444.1亩,群众满意度85以上,实实在在为受援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较好提高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生产管理技术及“三区”科技服务水平,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经费到位4万元,支出2.6452万元,结余1.3548万元,经费支出率66.13。

(2)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一是通过进村入户进企业方式,先后到到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主要产茶区开展茶叶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及测产工作7趟次,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多次对茶叶主产县、主产片区村委会、相关生产企业开展茶叶生产技术服务,为全州2.7万亩茶园提供春茶生产、秋冬季茶园管理等技术指导。二是积极开展茶产业技术服务组技术服务工作。组织技术服务组成员,协助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完成老姆登村有机肥提质增效、茶树修剪、茶园封园管理等技术培训3期,参训群众124人次,带动茶叶种植面积870.2亩。三是组建怒江州基层专家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协助设站单位组建了技术研发团队,系统梳理茶叶技术创新需求,提供了茶园生产管理、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技术服务和咨询指导,完成技术指导39天/次,其中实地现场技术指导12天(次),通过微信联系线上技术指导20天(次)、咨询服务7天(次),引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刘本英团队3人、怒江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周光良团队2人,推广应用了茶园套作绿肥、大树茶园养护管理、茶叶加工技术提升等技术,研制出怒贡绿茶产品1个,制定了《怒贡绿茶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net 品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10-27

    来源时间为:2025-09-25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目录?第一部分?单位概况一、主要职责二、基本情况三、重点工作概述第二部分?2……

  • 文苑丨“董峰甘露”茶飘香10-27

    来源时间为:2025-08-16“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茶之功效的记载,喝茶能解毒,亦可养生。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达州市审计局10-27

    来源时间为:2025-09-23近期,达州审计在南充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审计中,采用“现场踏勘 资料核验 数据比对”三重审核机制,重点关注环境……

  • 发现最美铁路|铁龙奔腾!抒写中欧班列草原丝路新篇章发现最美铁路|铁龙奔腾!抒写中欧班列草原丝路新篇10-27

    来源时间为:2024-09-21光明网(记者刘晗旭)风笛长鸣,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国门,在草原丝路驰骋奔腾。回望过去十年,经此运行的中欧班列……

  • 安仑乌海碳基新材料综合项目环评受理其中含17.1万吨10-27

    来源时间为:2025-7-11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官网》报道: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2025年7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受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