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25
通辽新貌。
品牌解读。张启民摄
产品展示。张启民摄
哈民遗址。郭洪申摄
红干椒种植户丰收的喜悦。郭洪申摄
葵花获得大丰收。白敖敏摄
游客采摘锦绣海棠。胡建华摄
鲁北镇小黑山村谷子再获丰收。白敖敏摄
宝古图沙漠旅游区摩托车拉力赛。张启民摄
7月19日,通辽市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负责人,品牌传播专家学者代表,商协会代表、企业家、媒体记者等170多人相聚西辽河畔,共襄“通达辽阔近悦远来”中国·通辽区域品牌联合发布会暨招商推介大会。
随着与会嘉宾共同按动虚拟启动按钮,通辽市全域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文旅区域品牌正式发布。
——全域品牌:“通达辽阔”,广告语是“通达辽阔近悦远来”。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辽农品”,广告语是“生态通辽绿色农品”。
——文旅区域品牌:“悦来通辽”,广告语是“探源西辽河文明漫游科尔沁胜境”。
发布会以“通达辽阔近悦远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品牌发布会形式,融入产业展示、产品展示、消费体验、招商推介、渠道对接、现场签约、专题研讨等活动宣传推介通辽。
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孟宪东到会致辞。
孟宪东说,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精华浓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是城市精神赓续的有效载体。赋予通辽这座城市一个贴切而响亮的全域公用品牌,赋予众多通辽产品更加鲜明而别致的区域标识,这是通辽人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
——通辽地处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正所谓:科尔沁铺锦八百里,西辽河润绿五千年。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哈民”“南宝”的先民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让这片土地成为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通辽的地形地貌兼具草原、森林、山地、湖泊、湿地、沙漠等多种形态,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让众多自然景观连珠成串、美不胜收。纯净的生态景致、怡人的自然气候还孕育出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马王之乡”……可以让国内外游客在探源揽胜之余,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通辽天蓝水净、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宝贵的生态资源孕育形成了丰美物产。粮食产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7位,红干椒、黑荞麦、中药材等绿色农品倍受市场青睐。“黄金种植带”也造就了“黄金养殖带”,全市牲畜存栏已达1300万头只,种质资源、养殖规模、品牌价值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正在向着“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目标加倍努力。
——通辽矿产资源相对富集、工业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北部有霍林河煤电铝基地,原铝生产规模占到全国的7.5,随着绿电替代优势释放、原铝产能加快转移、精深加工提档升级,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绿电铝之城基本成型。中部有玉米合成生物工程基地,主攻食品级、药品级中高端产品研发生产,三五年内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正在加快建设的蒙东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即将开启内蒙古风机全套装备本土制造的新纪元,形成一个50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南部有镍基新材料和纳米微晶新材料基地,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等产业开发前景广阔,新的千亿级产业呼之欲出。与此同时,抓住新能源开发的机会,全市正在大力推动绿能与产业协同发展,用绿电洼地效应推动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破题。
孟宪东说,像人们常常回避不了“你是谁?你在哪里?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等认知困难一样,通辽作为一个地区也有这方面的困惑。她本来玉树临风、天生丽质,但依然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遗憾;她本来独具优势、底蕴厚重,但依然面临“酒好也怕巷子深”的窘境。踏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通辽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既需要“苦练内功”,夯实经济发展的家底根基;也需要“外树形象”,塑造彰显辨识度、增强知名度、提升美誉度的标识符号。举办这次大会,就是希望通过对通辽全域公用品牌、系列区域品牌的发布、阐释和传播,进一步挖掘城市特质、激发城市活力,用品牌的力量赋能通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通达辽阔近悦远来”是通辽正在积极塑造的城市形象。
“通达辽阔”——体现的是通辽区位交通、自然地貌的鲜明特点。“通达辽阔”原本就是“通辽”这个地名的由来,到了近现代,这一点更加实至名归。通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几何中心,公路铁路交织成网、内畅外联,几年前就已经开通高铁并接入首都通勤圈,南北两座机场运营航线30余条,是国家规划打造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这样的区位条件不可不谓之“通达”。背依大兴安岭、沐浴西辽河水,近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肥沃的西辽河平原哺育着283万各族人民,这样的地理状况不可不谓之“辽阔”。
“近悦远来”——展示的是通辽海纳百川、扩大开放的执着追求。古语云,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多年以来,通辽主动融入东北全面振兴,积极谋求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不断促进设施互联互通、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发展互学互鉴,努力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展现作为。对此,应该称之为“近悦”。与此同时,全市上下集中攻坚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开放招商,主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合作,努力把亲商安商的软环境越塑越优,把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对此,应该称之为“远来”。
孟宪东说,这次品牌发布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通辽区域品牌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量的突破”,而要促成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质的飞跃”,还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精心呵护,赋予“通达辽阔近悦远来”这一品牌形象更丰富的内涵、更精良的品质、更鲜明的特色。
通辽要始终牢记嘱托,办好两件大事。深情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传承好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办好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在“闯新路、进中游”的奋进中展现通辽担当、贡献通辽力量。
通辽要持续重塑再造,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大抓发展、快抓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讲求质量、争创一流的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涵养政治生态、净化社会风气,引领各级干部群众讲诚信、强服务、提效率,让“近悦远来”成为各类市场主体的真实体验。
通辽要加强外联内融,扩大对外开放。切实改善与口岸城市的合作,加强外向型产业培育,积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用好用足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金字招牌”,主动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找准角色定位,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快培育具备通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通辽要主动讲好故事,立起正面形象。充分运用多种媒体的矩阵效应,全方位宣传通辽的比较优势、特色亮点、发展成就,多维度展示通辽人民热情、和善、诚信、肯干的鲜明特质,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通达辽阔近悦远来
通辽因“通”达“辽”阔而得名,常住人口283.46万,总面积5.9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走出了孝庄文皇后、僧格林沁等历史名人;享有版画艺术之乡、乌力格尔之乡、民族曲艺之乡等盛誉,《敖包相会》从这里唱响大江南北。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内蒙古距离海港最近的城市,主城区距锦州港380公里,距沈阳、长春仅280公里。从通辽坐高铁,4个小时到北京、1.5个小时到沈阳。境内4条高速公路与全国高速路网互联互通,两座机场通航20多个大中城市。这里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已探明矿产50余种,煤炭储量119亿吨,天然碱储量13亿吨,油页岩储量4.6亿吨。通辽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肉牛黄金养殖带,年产优质玉米180亿斤,肉牛存栏367.3万头,素有内蒙古“粮仓”“肉库”等美誉。这里天辽地阔,风光秀美,春有山花烂漫、夏有美景如画、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林海雪原。地形地貌兼具沙漠、草原、湿地、湖泊、山地等特点,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能源充沛,前景可观,全市风光资源可开发规模28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已达872万千瓦,占比近50,综合到户电价最低0.36元左右,远低于周边省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是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王牌”。
通辽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聚焦聚力抓好“五大任务”落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通辽建设。玉米合成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明显”。围绕打造玉米全株产业链,引进梅花生物、玉王生物、华曙生物等30多家重点企业,规上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80多亿斤,产品已形成13大类200多个品种,正在围绕糖、酸、药、醇等方向,打造世界级氨基酸基地和国家级原料药生产基地,推动产业链向食品级、药品级高端延伸。肉牛产业融合发展“大有可为”。这里是全国闻名的“黄牛之乡”,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交易数量、品牌价值、服务体系6项指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贯通一二三产,年出栏125万头,具备120万头屠宰加工能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0亿元,正在加快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铝镍硅新材料绿色发展“势强劲足”。已建成22家铝后深加工企业,形成269万吨电解铝产能,铝基新材料全产业链年产值近千亿元;建有奈曼经安等集群企业,现有60万吨镍铁合金产能,到2026年,将建成蒙东地区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现有硅砂生产企业44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第一,是国内四大硅砂资源发展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硅砂产业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创新发展“颇具规模”。通辽“风”“光”无限,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强势引进龙马重工、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全力推进绿电就地消纳替代,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陆上风机制造基地。现代中(蒙)医药产业特色发展“潜力巨大”。通辽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net 品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